咨询热线

13915805760

当前位置:首页  >  技术文章  >  滴眼液灌装线的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有哪些?

滴眼液灌装线的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有哪些?

更新时间:2025-09-12      点击次数:28
  滴眼液灌装线作为高精度、高洁净要求的自动化设备,常见故障主要集中在启动异常、灌装精度偏差、物料无法灌装及滴漏问题,以下为具体故障表现、原因及解决方法:
  一、启动无响应,无法正常工作
  故障表现:按下启动按钮后,设备无任何动作,触摸屏或指示灯无反应。
  可能原因:
  1.电源问题:线路断路、保险丝熔断或开关电源无输出。
  2.急停按钮未复位:设备被紧急停止后未解除锁定。
  3.通信故障:触摸屏与PLC(可编程逻辑控制器)之间的通信线松动或损坏。
  解决方法:
  1.检查电源:
  -关闭设备总电源,检查线路是否破损、端子是否松动。
  -用万用表测量保险丝是否熔断,若熔断需更换同规格保险丝。
  -检查开关电源输入/输出电压是否正常(通常为24V DC)。
  2.复位急停按钮:顺时针旋转急停按钮至弹出位置,重新启动设备。
  3.检查通信线:
  -确认触摸屏与PLC之间的通信线(如RS485、以太网)连接牢固。
  -若通信线损坏,需更换并重新配置通信参数。
  二、灌装量不精准
  故障表现:实际灌装量与设定值偏差较大,或不同工位灌装量不一致。
  可能原因:
  1.阀门切换速度问题:上下阀门开关速度与液体粘度不匹配,粘度越大,阀门切换越慢。
  2.称重系统校准偏差:传感器零点漂移或量程设置错误。
  3.灌装头流量异常:灌装头堵塞、电磁阀动作迟缓或汽缸密封性差。
  解决方法:
  1.调整阀门弹簧压力:
  -增大阀门弹簧压力可加快开关速度,适用于高粘度液体(如糖浆)。
  -减小弹簧压力可减慢开关速度,适用于低粘度液体(如水剂)。
  2.重新校准称重系统:
  -使用标准砝码对称重传感器进行零点校准和量程校准。
  -检查传感器连接线是否松动,必要时更换传感器。
  3.检查灌装头及电磁阀:
  -清理灌装头内部的杂质或结晶,确保流通顺畅。
  -检查电磁阀线圈是否损坏,若损坏需更换同型号电磁阀。
  -检查汽缸密封圈是否老化,若老化需更换密封圈。
 

 

  三、物料无法灌装
  故障表现:设备运行但无液体流出,或灌装量极少。
  可能原因:
  1.料嘴关闭或堵塞:料嘴未打开或被杂质堵塞。
  2.气压不足:注射缸或汽缸漏气,导致推动力不足。
  3.物料不足:料槽内液体低于较低液位,无法满足灌装需求。
  解决方法:
  1.检查料嘴状态:
  -确认料嘴是否处于打开状态,若关闭需手动打开。
  -清理料嘴内部的杂质或结晶,确保流通顺畅。
  2.检查气压系统:
  -用气压表测量气源压力是否在设定范围内(通常为0.4-0.6MPa)。
  -检查注射缸和汽缸的密封性,若漏气需更换密封圈或维修缸体。
  3.补充物料:
  -向料槽内添加足够液体,确保液位高于较低液位标记。
  -检查物料管道是否堵塞,若堵塞需清理或更换管道。
  四、灌装后滴漏
  故障表现:停止灌装后,液体从灌装头或料嘴持续滴落,污染瓶身或台面。
  可能原因:
  1.灌装头孔口损坏:孔口直径过大或边缘磨损,导致液体无法全截断。
  2.球阀密封不良:灌装头内球阀磨损或老化,导致密封不严。
  3.防滴漏设计失效:防滴漏套管或吸液阀故障,无法及时吸回残留液体。
  解决方法:
  1.修复灌装头孔口:
  -用卡尺测量孔口直径,若超过7.5mm需更换灌装头。
  -若孔口边缘磨损,可在水磨砂纸上轻轻磨平,确保表面光滑。
  2.更换球阀:
  -拆下灌装头,检查球阀是否磨损或卡滞。
  -若球阀损坏,需更换同型号球阀,并重新安装调试。
  3.检查防滴漏装置:
  -确认防滴漏套管是否安装到位,若松动需重新固定。
  -检查吸液阀是否正常工作,若故障需更换吸液阀。
  五、多工位灌装偏差
  故障表现:部分工位灌装量正常,部分工位偏差较大,且无规律。
  可能原因:
  1.容器输送定位不准:控制传感器故障、机械输送机构卡滞或停止参数设置错误。
  2.灌装头流量不稳定:灌装头内部磨损或电磁阀动作不一致。
  解决方法:
  1.检查容器输送系统:
  -确认控制传感器(如光电开关、编码器)是否工作正常,若故障需更换。
  -检查机械输送机构(如链条、皮带)是否卡滞或磨损,若卡滞需清理或更换部件。
  -重新设置停止参数(如输送速度、停止时间),确保容器定位准确。
  2.稳定灌装头流量:
  -拆下灌装头,检查内部是否磨损或堵塞,若磨损需更换灌装头。
  -检查电磁阀动作是否一致,若不一致需调整或更换电磁阀。